90%的中国人,都不知道的一项绝密工程,你知道是什么吗?上世纪60年代,这座为了和平,兴建又停建的地下工程,在山间静默了44年,直到20年前被国家解密,至此,由6万人花18年神秘建造的,世界第一大人工洞体才被人们知晓,公开后更是震惊了世界!据说这个洞体,可以抵挡百万吨级核武。如此绝密的工程背后,究竟隐藏着怎样的故事呢?这项工程到底是干什么用的?又对当时的中国,有着怎样的意义呢?
1966年,随着工程选址小组,结束了长达几年的实地勘测后,这项被列为,“绝密级军事机密”的816工程,最终定址在了重庆涪陵区白涛镇。
自此,“白涛镇”三个字,便从地图上消失了,连同小镇一起消失的,还有一支6万人的部队。所有参与这项工程的人员,必须要对家人隐瞒工作,上不能告知父母,下不能告知妻儿,在白涛镇这个地方,一待就是18年!
在很长一段时间里,这片曾经名叫“白涛镇”的土地上,只留下了一些外人,对它神秘的猜测。而这一项工程的启动,还得从1959年,那个内忧外患的夏天开始讲起。
1959年6月,苏联以正在和美国等国谈判,并达成了禁止核试验的协定为由,停止了对中国核项目的援助。不仅如此,曾经在中国参与援建的苏联专家,也被苏联全部召回,就连一张图纸都没有留下。
苏联撤走了相关专家,美国又用核武器威胁中国,而中国能做的,就是尽快研制出自己的核武,这样才能不怕美苏的威胁。
面对如此紧张的局势,中国需要做好随时战斗的准备。当时中国,按照各战区战略位置的不同,将中国的国土,分为了一线、二线和三线,简称“三线战略”。
一线指的就是中国的沿海,和边疆地区;二线指的是靠近沿海的内陆地区;三线也指的是最内陆的地区,比如云贵高原,甘肃、陕西等地。
为了保证集中在大城市,和沿海地区经济命脉的稳定发展,且沿海地区不利于备战。于是储存核原料的备份工厂816工程,只能在内陆地区寻找建址,且要保障绝对的绝密。
就这样,内陆地区成了最理想的战略大后方,勘测小组的人员,在云贵川跑废了多辆勘探车后,终于在1966年,在重庆的涪陵区,确定了白涛镇这个地方。
“临近乌江,背靠武陵山”,拥有水源,又有得天独厚的高山做屏障,这个与世隔绝的地方,就成了816工程实施的绝佳位置。
这就是816工程的建设的由来,而负责建造816工程的工程人员,是一支特种的工程兵部队,专门负责修建中国的。
为了保证修建的绝密性,这支6万人的工程队,顶着巨大的压力,将这个秘密隐藏了近50年,直到20年前,816工程被国家解密,他们才终于能将这个,隐藏了几十年的秘密吐露出来。
它是中国唯一解密的核反应堆,为了修建它,白涛镇和一支6万人的部队,只能从地图上消失,为中国的和平苦战18年的他们,在白涛镇创造了奇迹,因为在这里,他们挖出了一个,世界第一大的人工洞体!而当时为了工程的保密性,这支神秘部队,甚至都不知道自己到底修的是什么,他们只知道这是国家的一件大事,做好了,中国才能迎来稳定的局势,这项隐藏了44年的工程,究竟是如何被创造出来的呢?
上世纪60年代的这项绝密工程,被称为816地下核工程,为了不受美苏的威胁,这项工程只能秘密进行,因为修建好用来储放的,是建造核武器最重要的核原料。
于是一支6万人的部队,和重庆涪陵的白涛镇,从此在地图上消失,他们所做的事情,工作的地点,都不能告知家人。
这群默默无为,为国家奉献半生的工程人员们,最终在白涛镇,挖出了一个深400米,总规划面积,达10万平米以上人工洞体,这个洞体被国家解密后,被称为世界第一大人工洞体。
而且洞内的建造十分复杂,大型洞室有18个,竖井就有130多条,洞体的总长度为20公里,洞体建造的标准,能抵挡住100万吨氢弹的爆炸。
按照预估,这项工程的完成,也就是两年半的时间,但没想到6万人一挖就是18年!因为白涛镇的地理环境十分复杂,因为靠近乌江,山体下有各种的暗河,在挖建的过程中,稍有不慎就会引发地下水的倒灌。
再加上地质十分松软,在修建的过程中必须得小心翼翼,不然会很容易发生塌方。但有的地方地质又很坚硬,还需要用炸药炸开,这一过程也很危险,稍有操作不当的情况,就会造成人员的伤亡。
除了操作难度大,工作的环境也十分艰苦,都知道重庆山区环境状况,夏天湿热冬天湿冷,夏天的山洞里,最高温能达到40摄氏度,就算有巨型的排气扇也无法降温。
冬天山里又冷的可怕,湿度也巨大,在这样的环境中常年工作十几年,可想而知需要多么惊人的意志力!
而且为了躲避美军的侦察机,工程师还专门在山顶上,建造了一座150米的混凝土高塔,这个高塔的目的,就是为了排出大量的水蒸气。
虽然白涛镇这个地方,因为湿度大常年都有大雾,但在夏天的时候,雾气就没有那么浓了,这个高塔就能派上用场了,就算侦察机巡视,也根本无法拍摄到地面的情况。
在这个巨大的洞体里,可以说是应有尽有,核发电厂房、中央控制室、核反应堆大厅,甚至包括汽车的通行洞,排水沟、仓库等。
在中央控制室内,还放着当时国内最先进的计算机。可就是这样一项,逐渐完备的地下核工程,却在1984年时被突然喊停,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?
“如果世界末日来临,我就躲到816洞体里”,这是参观过这个洞体的人们,都忍不住想说的一句线地下核工程,曾经是国家的一向绝密工程,1966年为了抵御美苏的核威胁,储藏核原料的816工程,在重庆的白涛镇秘密的展开了。6万人工程兵,在这里夜以继日的修建了18年,却在1984年突然被叫停,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?这项国家的绝密工程,又是如何被世人知晓的呢?
一项为中国和平而建造的地下工程,却在1984年被叫停,这是因为当时的国际形势,已经悄然发生了巨大的变化,中国从战略备战的环境,转向了对外开放。
而这项为战略做准备的核工程,自然也就没有必要再建设下去。于是这支6万人的工程人员,在时隔18年后,终于能回到自己的家乡了。
当年为了做好保密工作,所有的工程人员,都进行了严密的考试和培训,连自己在做什么都不知道,更无法告知自己的亲人们,就连工作的地点也不能透露。
就算后来回到了家乡,这支工程兵仍然保持着军人的作风,在国家没有对外公布之前,所有人都守口如瓶。
虽然816地下核工程,并没有发挥其战争的使命,但却给了当时中国对外的底气,为后来的国际形势的转变,默默做出了自己的贡献。
这个秘密就这样隐藏了44年,直到20年前,816工程被国家解密后,这段历史才被人们所熟知。
而816工程也迎来了它新的使命,成为了国防科教基地,并对外开放成了旅游景点。816工程对外开放后,每天都吸引上万人来这里参观,看到父辈奋斗过的场景,和创造的奇迹,很多人都感慨万千。
堪称比三峡大坝工程,难度还要大的816工程,其建造的艰辛可想而知,后来为了保护,工程核心区的真实面貌,洞体内的基础排水、排风、排污等设施,都进行了进一步的完善。
甚至为了美观,洞体内还做了大量的亮化工程,当绚烂的灯光打在洞体上的时候,人们更能感受到,世界第一大洞体的宏伟壮观。
当年这支6万人的神秘部队,在这里奉献出了18年的青春,将一生都献给了中国的国防事业。在816地下核工程的展览室内,摆放着当面建造者留下的各种物品,它们都在静静诉说着,那段令人难忘的历史。
在建造816工程期间,有100多名建设者,献出了自己宝贵的生命,他们的平均年龄,也不过21岁。
如今,76名牺牲的工程兵们,被安葬在了,距离工程几公里远的一处烈士陵园,静静陪着,自己曾创造的这项伟大的工程。
老一辈人艰苦奋斗,和自强不息的精神,值得我们每一位中国人学习,而这段鲜为人知的历史,也更会的被更多的人关注和知晓,向这些默默无闻的战士们致敬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