毕业于澳门城市大学的澳门青年吴家豪,博士主修国际旅游管理专业 读书时,他经常与同学到内地“打卡”美景美食,感受了粤港澳大湾区发展的蓬勃生机 2022年,港珠澳大桥管理局设立博士工作站,其中的蓝海豚岛(东人工岛)旅游项目凯发,与他修读博士的研究方向、内容和定位匹配度很高,于是他投去简历,并被录用 作为港珠澳大桥博士工作站首名入站博士,吴家豪如今加入港珠澳大桥管理局综合凯发团队,成为港珠澳大桥管理局营运发展部主管,协同团队开展大桥旅游、文创凯发、品牌运营工作 “我在澳门土生土长,现在是一名大湾区人 我希望港珠澳大桥能打造成一个世界级旅游品牌,更好地向世界讲述中国‘世纪工程’背后的故事”,吴家豪近日接受中新社采访时如是说 前不久,在港珠澳大桥举行2024粤港澳公路自行车赛暨第十五届全国运动会公路自行车测试赛 吴家豪主要负责保障运动员可以无障碍通关,他切身感受到这座大桥不仅拉近了空间的距离,更拉近了粤港澳三地的情感联系 他说:“希望能有更多的港澳青年迈出第一步,来到粤港澳大湾区追梦圆梦 ”与此同时,上海首例脑机接口患者术后一月已能自行喝水!此前因车祸瘫痪4年的董先生,通过在华山医院完成的微创手术,利用自主研发的“在线时域空域脑功能定位系统”,医护团队在手术中无须唤醒患者,就能快速、精准地定位手部感觉和运动脑区,大幅降低了同类手术的时间与风险 董先生在手术后第三天已经能够下床坐轮椅,并在视频中展示了举起佩戴气囊手套的手,握住桌上的水杯,拿起并拧开瓶盖,喝水 毛颖表示,从医生角度来说,希望这项技术未来能够在临床上帮助病人,尤其是那些已经失去一部分功能的病人 通过这个病例,让我们看到脑机接口技术在临床上的光辉前景,有理由相信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和迭代,中国大量的植入病例可能会获得更好的康复结果