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然,很多传统汽车企业并不愿意把他们正在从事的工作跟“自动驾驶”联系起来,比如宝马,它更喜欢别人称呼“驾驶辅助系统”。不管怎样,这些自动驾驶工作背后的实质其实都殊途同归。
然而,自动驾驶的原理很简单,实施起来却十分困难。自动驾驶是通过雷达探头对周围环境进行探测,然后将数据交给数据处理器,数据处理器对数据处理过后对发动机、底盘以及转向分别作出调整。发动机、悬挂处理起来倒也简单,最不简单的就是转向机制了。
如果让转向听从中央处理器的指挥,那就必须对转向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。这意味着传统的硬性机械连接(即转向柱带动转向机推动车轮转向的方式)必须抛弃,因为它需要加入智能的处理器控制转向力度。否则,智能驾驶就成了空谈,方向盘的控制权还在人类手里,怎么能叫智能驾驶呢?
英菲尼迪其实早在英菲尼迪Q50上就推出了“电控转向技术”,这项技术与其他品牌的智能驾驶技术大同小异,我们可以通过分析英菲尼迪线控主动转向(DirectAdaptive Steering,简称DAS)来了解整个自动驾驶的工作方向。
英菲尼迪DAS整套机构特别复杂和精妙,但其工作原理却不难理解。我们可以将其理解为电机、ECU、方向盘、转向机通过有意识的连接。一旦ECU接到方向盘转向信号,便通过电脑程序控制电动转向机进行调整方向。关键点是ECU接收到的信号,它可以根据不同车速、转弯角度的信息,对汽车作出不同的转向特性调整。
转向智能化或许也是大势所趋。你能想起ESC(车身稳定控制系统)的发展历程吗?起初的车身稳定控制系统只是ABS,随着半导体智能化的发展,将智能中枢植入到ABS系统里,最终才形成了我们现在功能多样、更安全的的ESC系统。
DAS也是同样如此,其早期是应用在航空领域的一项技术,并不具备量产条件。之前很多车企都进行过研究,但都没有量产。在英菲尼迪推出Q50时,大家方才如梦初醒,原来有人已经研究DAS成功了。可是英菲尼迪能保证量产的安全性吗?
飞机上有两台发动机,这是防患于未然的措施,自然DAS也有类似的保险措施。我们在DAS上可以看到,它设计了三个同样的ECU,这三个ECU可以互相替代,这是一重“三保险”。如果电子设备突然失灵,ECU无法工作,此时DAS会将转向柱与转向机完全结合,恢复传统机械转向,确保万无一失。
拥有环境感知、行为预测、规划控制、操作系统、智能互联、车载硬件、人机交互、高精定位、高精地图和系统安全等十项
还没有成熟,没有足够的实验累积之前,不应该投入商用,不能拿民众生命开玩笑。也有部分网友认为,现在
概念车,但为什么直至最近无人车才不再被视为科幻小说,而是眼下将实现的革命性科技产品?追其原因,主要在于,人工智能的显著进展,以及开发无人车的所需
的Telematics收发芯片,非常适合V2V及V2X等相关应用中。相比于传统的底盘、发动机等传统汽车
”汽车普及也有相应的“痛点”,包括法律法规、伦理问题、成本高企等。 无人
k随着汽车电子的日益复杂化以及汽车电子电气架构(EEA)的升级,人们对于联网智能汽车的需求也在逐步上升,大量先进
的环境感知的详细概述 /
创新论坛暨“智途奖”颁奖盛典在中国苏州开幕。本次论坛分别聚焦乘用车及商用车
OpenHarmony语言基础类库【@ohos.util.LightWeightMap (非线性容器LightWeightMap)】
鸿蒙OpenHarmony【轻量系统 环境搭建】 (基于Hi3861开发板)
HarmonyOS开发案例:【image、image-animator组件】
am571x工业开发套件(IDK)评估模块(EVM)硬件用户指南_英文版